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首 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学术影响
 
中华创伤杂志
脊柱脊髓损伤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尹新华 郝定均 刘仲凯 惠华 闫亮 杨小彬 孔令擘 昌震 贺宝荣

全文: PDF (385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SOVCFs)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8例Ⅳ型CSOV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61~82岁[(71. 2±12. 3)岁]。骨折节段:T11~T12 37例,L1~L2 31例。32例行机器人辅助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机器人组),36例行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术中导针调整次数、单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间、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矢状面轴向距离(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上关节突关节损伤、术中导针置入偏差和脑脊液漏及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26个月[(18. 2±5. 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单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为(502. 5±58. 3)ml,明显少于徒手组的(690. 2±45. 9)ml;术中辐射暴露剂量为(32. 6±10. 8)μSv,明显低于徒手组的(48. 6±15. 2)μSv;术中导针调整次数为(2. 1±0. 3)次,明显少于徒手组的(20. 7±5. 8)次;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为99. 7%,明显高于徒手组的91. 8%(P 均<0. 01)。与术前比较,两组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LL明显恢复(P 均<0. 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内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内末次随访时LL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两组间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与术前比较,两组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明显降低(P 均<0. 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内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明显降低(P 均<0. 05)。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机器人组上关节突关节损伤率为1. 6%,明显低于徒手组的9. 6%(P<0. 01)。两组术中导针置入偏差、脑脊液漏及PJK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 结论 机器人辅助较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CSOVCFs,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医患辐射暴露量、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减少上关节突关节损伤。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尹新华 郝定均 刘仲凯 惠华 闫亮 杨小彬 孔令擘 昌震 贺宝荣
    
引用本文:   
尹新华 郝定均 刘仲凯 惠华 闫亮 杨小彬 孔令擘 昌震 贺宝荣.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7): 619-626.
链接本文: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10.3760/cma.j.cn501098-20230328-00175     或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Y2023/V39/I7/619
京ICP备07035254号-18
版权所 ©
电话:023-6881865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