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症状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伤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
贺园 张小卫 李新友 任志伟 贺利军 都金鹏 尹战海 |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症状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ASTOCFs)椎体强化术后伤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三所医院收治的2 237例ASTOCF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9例,女1 668例;年龄50~85岁[(66. 7±4. 8)岁]。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再骨折组(315例)和未再骨折组(1 922例)。记录两组基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个人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基础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骨密度、骨折节段、骨折椎体数、手术方式(PVP或PKP)、手术入路、骨水泥黏度、骨水泥距上下终板的距离、伤椎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术后锻炼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骨折节段、手术方式、骨水泥距上下椎板的距离、术后锻炼、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与术后伤椎再骨折有一定的相关性(P<0. 05或0. 01);身高、体重、吸烟、酗酒、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骨密度、骨折椎体数、手术入路、骨水泥黏度、伤椎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与术后伤椎再骨折不相关(P 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 92,95%CI 1. 34~2. 64,P<0. 01)、年龄≥80 岁(OR=1. 21,95%CI 1. 17~1. 25,P<0. 01)、糖尿病(OR=1. 92,95%CI 0. 44~2. 55,P<0. 01)、胸腰段骨折(OR=1. 46,95%CI 1. 82~7. 51,P<0. 05)、PKP(OR=4. 56,95%CI 0. 86~1. 44,P<0. 05)、术后未锻炼(OR=2. 14,95%CI 0. 27~0. 38,P<0. 01)及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OR=2. 36,95%CI 0. 13~0. 47,P<0. 05)与术后伤椎再骨折显著相关。 结论 女性、年龄≥80岁、糖尿病、胸腰段骨折、PKP、术后未锻炼及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是ASTOCFs椎体强化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
|
|
[1] |
张殿英. 基于杠杆-支点平衡理论重新认识股骨近端外侧壁的作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481-486. |
[2] |
倪国新. 运动损伤康复实践的相关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487-491. |
[3] |
白伦浩 陈疾忤 陈坚 陈东阳 戴雪松 关振鹏 何盛为 蒋佳 蒋青 兰海 李庭 刘宁 陆伟 乔义 孙鲁宁 王卫国 王卫明 徐斌 徐洪港 徐永胜 肖文峰 杨梁 等. 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2 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492-503. |
[4] |
夏江 徐少晨 黄辉 李兵 于涛 赵有光 朱辉 杨云峰. 束束缝合与Krackow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04-509. |
[5] |
孔祥如 杨春 单宇宙 孙健宁 姜伟 杨太明 朱裕成. 胫骨近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排筏螺钉联合Jail螺钉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塌陷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10-516. |
[6] |
卓鸿武 潘玲 李楠 李坚. 关节镜下穿刺针联合缝合钩全内缝合治疗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17-522. |
[7] |
李大同 安浩 王江 冯明哲 汤志毅 孔令擘 贺宝荣.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ⅢA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23-530. |
[8] |
林铖 陈唐亦衡 刘义杰 李雪峰 杨惠林 姜为民.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31-537. |
[9] |
马海龙 管之也 孙锡玮 褚祥军 李阳 袁亮 孙军. 克氏针重建骨膜铰链联合“擀面杖”技术治疗儿童屈曲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45-550. |
[10] |
裴璇 钱胜龙 周唯 李喆君 汪国栋 刘曦明. 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与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51-557. |
[11] |
张立创 张扬 崔永刚 周俊 景峰 陈尔真 尚寒冰. 中国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地理布局探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58-562. |
[12] |
王庆贤 陈伟 张英泽. 25期跟骨骨折微创学习班核心内容概要[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63-564. |
[13] |
王杰 张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65-570. |
[14] |
王越 夏春 王少杰. 干细胞外泌体修复肌腱及腱骨止点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6): 571-576. |
[15] |
郑博隆 郝定均 贺宝荣.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临床指南》要点解读[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5): 385-38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