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严重创伤致大面积皮肤缺损发生率高、危害大、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是临床常见难题。大面积皮肤缺损难以自愈,主要采用皮肤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自体皮瓣移植来源有限,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人工皮肤机械完整性差、无法整合,会形成瘢痕,同时也有免疫排斥的风险。皮肤类器官技术能够高度模拟人体皮肤组织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创面治疗上的不足,为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目前,皮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相对较为成熟,但现有皮肤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对较为单一,与真实的人体皮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每种构建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哪种构建方法最佳尚无定论。因此,笔者从类器官与皮肤类器官技术及皮肤类器官的构建方法两方面对皮肤类器官构建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构建结构及功能更为复杂的皮肤类器官提供参考。
|
|
|
[1] |
刘国栋 张连阳. 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引领创伤医学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1-3. |
[2] |
付小兵. 现代战伤救治的新概念和新策略[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4-10. |
[3] |
张英泽. 基础研究与中国骨科发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11-13. |
[4] |
陈晓 苏佳灿. 骨类器官构建:挑战与应对策略[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14-19. |
[5] |
张浩 周晨阳 胡衍 陈晓 王晓林 苏佳灿. 双层含骨基质骨器官芯片的构建[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20-28. |
[6] |
蒋洪宇 刘伟 陈嘉杰 管延军 贾志博 高宇阳 范伟 汪爱媛 彭江 阳运康. 基于软骨脱细胞外基质微载体体外构建软骨类器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29-39. |
[7] |
张涛 崔进 刘媛媛 苏佳灿. 3D打印皮肤成体干细胞来源类器官人工皮肤修复小鼠皮肤缺损[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40-47. |
[8] |
李彰杰 周晨阳 王晓林. 血管化类器官芯片构建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48-56. |
[9] |
韩大伟 刘慧涛 张庆国 章国银 辛汉龙 杨洋 周晓波 梁军波. 关节镜下外排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65-72. |
[10] |
白云鹏 孙卫兵 池宸申 王苗 丁浩亮 孙健. 关节镜下双排双滑轮技术治疗IdebergⅠA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73-79. |
[11] |
熊英宏 刘申 徐大启. 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80-86. |
[12] |
李亮 王琪 范小琳 王鸿 李晓 喻伯牙 高俊宏. 颅脑爆震伤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87-92. |
[13] |
胡鹭 刘国栋 向勇 林昊阳 邵献丽. 2023年《中华创伤杂志》重点刊文内容综述[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93-96. |
[14]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97-98. |
[15] |
. 英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1): 98-9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