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比较创伤早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治疗急进高原兔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的效果。
方法 2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5只)和急进高原THS组(20只),其中平原对照组全程不进行THS建模操作,急进高原THS组置于体积分数10%的低氧模拟仓内饲养3 d,即于仓内构建THS模型。根据急进高原THS建模后30 min静脉缓慢推注TXA剂量的不同,将急进高原THS组分为4个亚组: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急进高原THS+45 mg/kg TXA组、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和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每组5只。分别在失血前、失血后30 min和失血后120 min记录兔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肛温]和血液样本中血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最大强度(MA值)]、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THS后6 h,取兔的肺、回肠末端和肾等组织观察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总含水量(TLW)。结果 (1)生命体征:失血前,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MAP、心率和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30 min和12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MAP、心率和肛温均降低(P<0.05);急进高原THS各组间各时间点MAP、心率和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THS各组内MAP、心率及肛温在失血后30 min和120 min时较失血前均降低(P<0.05),失血后120 min较失血后30 min均降低(P<0.05)。(2)血细胞计数:失血前,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RBC均增加(P<0.05),PLT均减少(P<0.05)。失血后3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均降低(P<0.05)。失血后12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RBC均降低(P<0.05),急进高原THS各组间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较其余急进高原THS组PLT均减少(P<0.05);急进高原THS+45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 组和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PLT均减少(P<0.05),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135 mg/kgTXA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凝血四项检测:失血前,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D⁃二聚体均增加(P<0.05),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和PT均缩短(P<0.05);失血后3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D⁃二聚体均增加(P<0.05),FIB均减少(P<0.05),APTT和PT均延长(P<0.05)。失血后120 min,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较其余急进高原THS组D⁃二聚体均增加(P<0.05),FIB均减少(P<0.05),APTT和PT均延长(P<0.05);急进高原THS+45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和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D⁃二聚体均增加(P<0.05),FIB均减少(P<0.05),APTT和PT均延长(P<0.05);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D⁃二聚体、FIB、APTT和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栓弹力图参数:失血前,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R值均缩短(P<0.05),K值和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3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R值和K值均缩短(P<0.05),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120 min,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较其余各组R值和K值均延长(P<0.05),MA值均降低(P<0.05);其余急进高原THS组较平原对照组R值和K值均缩短(P<0.05),MA值均降低(P<0.05);急进高原 THS+45 mg/kg TXA 组较急进高原 THS+90 mg/kg TXA 组和急进高原 THS+135 mg/kg TXA组R值和K值均降低(P<0.05),MA值均降低(P<0.05);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R值、K值和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Syndecan⁃1、炎症因子和PAI⁃1变化:失血前,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Syndecan⁃1均增加(P<0.05),IL⁃6、TNF⁃α和 PAI⁃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 30 min,急进高原 THS 各组较平原对照组Syndecan⁃1、IL⁃6、TNF⁃α和PAI⁃1均增加(P<0.05)。失血后120 min,急进高原THS各组较平原对照组Syndecan⁃1、IL⁃6、TNF⁃α和PAI⁃1均增加(P<0.05);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较其余急进高原THS组Syndecan⁃1、IL⁃6、TNF⁃α和PAI⁃1均增加(P<0.05);急进高原 THS+45 mg/kg TXA 组较急进高原 THS+90 mg/kg TXA 组和急进高原 THS+135 mg/kg TXA 组 Syndecan⁃1、IL⁃6 和 TNF⁃α 均增加(P<0.05),PAI⁃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Syndecan⁃1、IL⁃6、TNF⁃α和PAI⁃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织损伤:THS 后6 h,急进高原THS+0 mg/kg TXA组肺间质显著增厚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肠道纹状缘缺失伴细胞破裂并出现肾小体结构破坏明显伴局部细胞损伤坏死,其肺损伤评分、Chiu氏肠道评分和肾损伤评分较其余各组均增加(P<0.05),其余各组肺、肠和肾脏组织损伤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HS后6 h,急进高原 THS+0 mg/kg TXA 组较其余各组肺 W/D和TLW均增加(P<0.05);急进高原THS+45 mg/kgTXA 组较急进高原 THS+90 mg/kg TXA 组和急进高原 THS+135 mg/kg TXA 组肺 W/D 和 TLW 均增加(P<0.05);急进高原THS+90 mg/kg TXA组较急进高原THS+135 mg/kg TXA组肺W/D和TL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兔急进高原3 d时,血液呈高凝状态伴随内皮细胞屏障受损;在急进高原THS 30 min时,单次静脉缓慢推注90 mg/kg和135 mg/kg剂量的TXA较45 mg/kg更能有效地改善兔的凝血纤溶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内皮细胞损伤及减少肺水肿发生风险。
|
|
|
[1]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1-2. |
[2] |
米博斌 曹发奇 胡维宪 周武 闫晨晨 李卉 孙云 熊元 赵劲民 花奇凯 吴新宝 蒋协远 张殿英 付中国 吴丹凯 刘光耀 刘国栋 于腾波 谭金海 陈熹 林凤飞 等. 成人闭合性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疗指南(2025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21-432. |
[3] |
李帅 白胶胶 贺宝荣 高延征 梅伟 刘新宇 朱悦 李庆达 雷育宽 朱雷 赵志刚 黄云飞 都金鹏 冯铭哲 陈宁波 黄延生 章雪芳 昌震. 机器人系统辅助置钉与徒手置钉翻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比较: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40-448. |
[4] |
姜伟 孔祥如 孙健宁 单宇宙 郑红兵 杨光辉 王冰 陈浩. 虚拟仿真技术引导下单侧入路锁定板联合Jail螺钉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的双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71-480. |
[5] |
杨健 尚锋 赵星 周小锐 王希 徐圣康. 关节镜下胫骨端“8”字经骨道减张联合界面螺钉与单纯界面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81-488. |
[6] |
陈翔溆 朱桓毅 吴伟 芮宸 石柳 范文斌 张程 谢文俊 李荥娟 陈辉 芮云峰. 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炎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89-494. |
[7] |
刘双庆 祝筱梅 姚咏明. 严重烧创伤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的诊疗策略[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33-439. |
[8] |
王艺瑾 关珍珍 王亮 卢旭华. 基于人工智能的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自动分级模型的构建与效能评估[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49-455. |
[9] |
王振宇 姚昊天 闻邦俊 韩雨萌 高爱国.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新发邻椎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56-462. |
[10] |
刘宇利 曾茜 徐卡娅 杨华 向欣 董明昊 邹盛晖. 颅颌面穿透伤伴致伤异物存留救治体会[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95-500. |
[11] |
郭一峰 佟冰渡 国鑫 郭婷婷 马昱晨 高娜 王轩 刘玮楠 霍晓鹏 陈亚萍. 基于哈佛癌症指数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效能评估[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501-509. |
[12] |
. 英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3-4. |
[13] |
郝晓辉 王永清 徐占敏 张熙南 赵志辉 孙静涛 杨志强 刘美月 吴维勇 郝宝喜 陈居文. 复位机器人系统联合三微固定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463-470. |
[14] |
杨周睿 茹垚钦 安瑶瑶 谢鸿儒 解国辉 张钦. 橙皮苷及其衍生物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5): 510-516. |
[15]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4): 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