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重庆长城医院收治的34例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例;年龄12~65岁[(38. 5±5. 6)岁]。小腿8例,足踝26例。创面均伴有肌腱、肌肉和(或)骨骼的外露。软组织缺损面积10 cm×6 cm~40 cm×11 cm。均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皮瓣成活和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7,14 d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19. 5±5. 3)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伤口愈合时间14~24 d[(17. 6±2. 8)d]。皮瓣均成活,颜色良好,质地柔软,外观满意无明显臃肿,均产生保护性感觉。术后7,14 d及术后1,3,6,12个月的VAS分别为(4. 3±0. 8)分、(3. 3±0. 7)分、(1. 4±0. 5)分、(1. 2±0. 3)分、(0. 8±0. 2)分、(0. 4±0. 1)分,较术前的(7. 4±1. 3)分逐渐降低(P 均<0. 05);术后7,14 d及术后1,3,6,12个月的AOFAS 踝⁃后足评分分别为(35. 6±3. 1)分、(42. 6±3. 6)分、(50. 3±4. 3)分、(56. 2±5. 6)分、(60. 3±6. 8)分、(65. 3±9. 0)分,较术前的(22. 4±2. 5)分逐渐增高(P 均<0. 05)。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优25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术后3例发生静脉危象,重新吻合静脉或静脉桥接后皮瓣完全成活。 结论 对于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满意,疼痛减轻,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
|
[1] |
郭秦炜 白露 桂鉴超 黄红拾 华英汇 李棋 李文翠 施忠民 陶旭. 外踝撕脱骨折诊断与治疗临床循证指南(2022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769-775. |
[2] |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脊柱损伤与功能重建学组 等. 儿童急性过伸性脊髓损伤诊疗指南(2022 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776-784. |
[3] |
郎力键 杨春 冯军峰 高国一 江基尧.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收住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指征及早期用药情况调查[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785-790. |
[4] |
柯家祥 姜杰 李蓓 李宁 刘虎. 480例电烧伤并发脑损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791-796. |
[5] |
余正红 邵佳 高坤 毛克政 冯航 张修儒 高延征. 后路寰椎单轴与多轴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Gehweiler Ⅲb型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797-805. |
[6] |
赵士杰 李长明 许建柱 李强 全仁夫. 后路楔形截骨与椎体成形术联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06-813. |
[7] |
陈宾 郑科 黄涛 陈培生 林朝晖 林东泽 林凤飞. 闭合性跟骨骨折经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14-820. |
[8] |
鲍飞龙 亢世杰 黄东生 江涛 赵广会 吕夫新 刘涛. 肘关节外侧入路脱位法与非脱位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21-827. |
[9] |
冯勇 赵燕旭 董宏彬 周皓 宗龙泽 万一群 彭江 唐佩福 张民泽 汪爱媛. 足弓指数与足部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在下肢应力性骨折中的特点[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28-833. |
[10] |
林浩东 傅慧超 吴晓明. 《2021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指南》解读[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34-839. |
[11] |
卞旭廷 苟小力 张轩 唐康来 陶旭.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治及康复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40-848. |
[12] |
周子然 王兵 邱龙恒 苗辉 熊云宇 郭子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49-856. |
[13] |
黄圣宇 郭光华 朱峰. 补体系统在创伤后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9): 857-864. |
[14] |
李箭 崔国庆 何成奇 陈世益 陈柏旭 陈虹 戴雪松 何红晨 康汇 李铁山 李国平 陆九州 马超 唐新 陶军 王洪 向明 邢丹 熊益权 薛庆云 杨睿 袁霆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73-680. |
[15] |
顾文奇 施忠民. 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诊疗需要注意的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81-68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