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6月— 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平均35.1岁。单节段爆裂骨折50例,单节段爆裂骨折合并其他节段的压缩骨折12例。爆裂骨折椎节段:T11 8例,T12 20例,L1 24例,L2 6例,L3 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B组(32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变化、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内固定松动断裂、钛网倾斜沉降、植骨融合等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8~24个月,平均20.8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8.2±15.6)min、(598.3±55.3)ml,B组为(260.1±17.4)min、(662.2±58.3)ml (P<0.05)。术后两组Cobb角恢复值、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伤椎高度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为(2.5±0.8)分,低于B组的(3.2±1.1)分(P<0.05);A组ODI为(20.3±5.8)分,低于B组的(28.2±5.1)分(P<0.05)。与术前比较,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A组1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未出现明显的钛网沉降、倾斜等情况;B组3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8例出现钛网倾斜、沉降等情况(P<0.05)。
结论
对于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矫形效果相当,但损伤小,骨性融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