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 |
薛爱存 王大寿 覃裕 陈艳 何猛 罗金玉 孙文扬名 邓春桃 |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7年1月— 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3例(70个椎体),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6例,双椎体压缩骨折17例。伤椎分布:T11 5个、T12 14个,L1 30个,L2 12个,L3 9个。骨折压缩程度10%~30%。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KP组和非手术组。PKP组30例,年龄44~54岁,平均51.0岁。伤椎分布:T11 3个,T12 11个,L1 17个,L2 7个,L3 3个。非手术治疗组23例,年龄44~54岁,平均50.5岁。伤椎分布:T11 2个,T12 3个,L1 13个,L2 5个,L3 6个。比较两组术前及治疗后2周、6个月和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骨密度变化。
结果
随访6~36个月。两组治疗后2周、6个月和36个月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与非手术组比较,PKP组治疗后2周和6个月VAS和ODI指数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非手术组Cobb角及压缩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36个月与6个月比较,非手术组椎体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继续加重不明显。与术前比较,PKP组治疗后6个月椎体Cobb角及压缩率减小(P<0.05),治疗后36个月椎体Cobb角及压缩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36个月时PKP组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及36个月非手术组骨密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而PKP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治疗后36个月PKP组骨密度降低更少(P<0.01)。PKP组骨密度下降缓慢,与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骨密度下降较快,治疗后36个月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
结论
对围绝经期患者椎体压缩骨折行PKP能明显缓解近期和远期疼痛,降低后凸畸形程度,延缓骨含量的下降。
|
|
|
[1] |
李庆达 贺园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并发骨水泥渗漏的若干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193-197. |
[2] |
李云轩 舒钧 王志华 毕航川 郭立民 何绍烜 寇南楠 陈翰博.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198-204. |
[3] |
高翔成 都金鹏 昌震 闫亮 吴佳源 赵志刚 高林 惠华 郝定均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05-212. |
[4] |
韩增帅 张益 丁磊 赵夏 崔茹婷 马温儒 张英泽 于腾波. 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效能评估[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13-219. |
[5] |
蓝文彬 林培森 王发圣 谢昀.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Adams分型中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学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20-226. |
[6] |
张炯豪 尹华伟 邱彦群 王海鹏 沈云东 徐文东.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27-233. |
[7] |
徐康帅 谷城 李嘉成 陈社强 陈煜辉 庄岩 侯志勇 樊仕才. 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分型的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34-239. |
[8] |
菅振 吕涛 敖荣广 王永安 姜新华 易诚青 禹宝庆. O形臂导航下通道螺钉治疗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0-246. |
[9] |
高士基 刘宁 王续鹏. 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7-252. |
[10] |
何昌军 马腾 任程 李庆达 杨明义 熊晨 许毅博 李明 李忠 张堃.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53-259. |
[11] |
赵程程 刘玉飞 李赟 何毅 张协军 李维平. miR‑20b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60-267. |
[12] |
王健 陆芸 杨小锋. 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68-273. |
[13] |
李豪 张飞 彭吾训. DNA甲基化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创伤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74-282. |
[14] |
马娓 梁鑫 李佳鑫 敖圣翔 杨雪 唐婉琦 梁华平 杨霞. 高迁移率族蛋白1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83-288. |
[15] |
弓伊宁 王江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开放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2): 97-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