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
胡雪峰 余志琴 倪世君 李光飞 宋宏晖 金佳 常留辉 代严成 徐又佳 张鹏
胡雪峰和余志琴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5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2例,女369例;年龄65~100岁[80(73,86)岁]。患者均行关节置换、空心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情况,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494例)和死亡组(57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时贫血、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等。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性,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 2的所有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时贫血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相关(P 均<0. 01),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折类型、ASA分级、手术方式、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不相关(P 均>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HR=2. 08,95%CI 1. 20,3. 61,P<0. 01)、年龄(≥80岁)(HR=2. 22,95%CI 1. 15,4. 28,P<0. 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HR=
2. 54,95%CI 1. 19,5. 40,P<0. 05)、慢性肾功能衰竭(HR=4. 57,95%CI 1. 27, 16. 44,P<0. 05)、入院时贫血(HR=2. 82,95%CI 1. 38,5. 76,P<0. 01)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相关。 结论 男性、年龄(≥80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时贫血均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
|
[1] |
张泽立 孙守家 包义君 别黎 曹云星 晁彦公 陈菊祥 方文华 冯光 冯雷 冯军峰 高亮 韩冰莎 韩萍 胡成功 胡锦 胡荣 何伟 侯立军 黄贤键 江基尧 等.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人患者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193-203. |
[2] |
张嘉男 陈伯华 初同伟 陈乙瑞 董健 冯皓宇 范顺武 冯世庆 高延征 官众 海涌 贺利军 贺园 蒋电明 姜建元 林斌 刘斌 刘宝戈 李淳德 李放 李锋 等. 成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04-213. |
[3] |
宋咪 孔丹 高远 陈亚萍 陈小华 崔怡 丁俊琴 冯乐玲 冯丽丽 郭锦丽 韩云 胡靖 胡三莲 黄天雯 贾宇 金艳 孔祥燕 李海燕 李辉 李伦兰 李水霞 林华 等.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14-222. |
[4] |
罗飞. 腰背肌慢性损伤临床诊疗中亟需关注的相关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23-228. |
[5] |
包明冬 葛俊苗 杨秋子 孙季冬 武秀权 蒋晓帆 罗鹏. 成人创伤性脑损伤预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后预测模型构建[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29-237. |
[6] |
李厚熹 梁承志 苏轶楣 刘国明 杜现法 扈延龄.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38-244. |
[7] |
康永强 芮永军 吴永伟 马运宏 刘军 张庆庆 贾雪原 张铭煜 周明 林芳. 3D打印量化植骨辅助Masquelet技术二阶段治疗Gustilo ⅢB、ⅢC型胫腓骨骨折长段骨缺损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52-258. |
[8] |
尚林 马富强 李琦 王亚磊 张小龙 孙士强 贾光辉 王翔宇 王爱国. 卵圆钳引线桥接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59-264. |
[9] |
陈晓丽 都金鹏 李水霞 段永超 陈宁波 常欢 赵杰斯 田伟华. 集束化护理在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中的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65-270. |
[10] |
殷祥志 赵海波 唐一杰 高伟 梁婷 张英泽 于腾波. 脑⁃机接口技术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改善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71-276. |
[11] |
程玺 赖圳登 包倪荣.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骨缺损的机制及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77-282. |
[12] |
傅世龙 鲜亮 王守森. 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机制与诊疗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3): 283-288. |
[13] |
李阳 王于昌 彭海文 董希杰 刘国栋 王伟 闫红 杨帆 刘丁 敬慧丹 解雨 汤曼力 陈娴 高伟 郭庆山 唐朝晖 唐昊 何炳灵 毛庆祥 王震 白祥军 陈大庆 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与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2): 97-106. |
[14] |
沈杰 陈林 董世武 傅景曙 官建中 何洪波 侯春丽 侯志勇 李刚 李杭 刘凤祥 刘雷 马锋 聂涛 覃承诃 石健 舒衡生 孙东 孙立 王光林 汪小华 吴宏日 等. 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2): 107-120. |
[15] |
张殿英. 重新认识尖顶距学说指导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J]. 中华创伤杂志, 2023, 39(2): 121-12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