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首 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学术影响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 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中华医学会
主 编:王正国
电 话:023-68818654
出 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邮发代号:78-8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创伤杂志
2024年 40卷 7期
刊出日期:2024-07-15
专家论坛
脊柱脊髓损伤
骨与关节损伤
基础研究
综述
麻醉与复苏
个案报告
目录
目录
1
中文目录
2024 Vol. 40 (7): 1-2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540KB] (
175
)
3
英文目录
2024 Vol. 40 (7): 3-4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261KB] (
149
)
专家论坛
577
李辉 黄光斌 都定元
髂内动脉断血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救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是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救治是创伤外科面临的重大挑战。髂内动脉断血术包含髂内动脉结扎术和栓塞术,两者均以阻断髂内动脉灌注为止血机制,已被证实是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有效手段。尽管如此,临床实践中对髂内动脉断血术的认识仍存在巨大差异,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救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为此,笔者就髂内动脉断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用指征及实施要点等进行重点阐述,旨在促进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规范应用,进而改善治疗结局。
2024 Vol. 40 (7): 577-584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1413KB] (
149
)
脊柱脊髓损伤
585
宋子麟 何李明 柳青青 冯皓宇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神经源性休克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目的 构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神经源性休克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 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8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1例,女70例;年龄12~86岁[(55. 1±12. 9)岁]。121例(31. 8%)并发神经源性休克。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267例)和测试集(114例)。根据是否并发神经源性休克,将训练集267例分为非神经源性休克组(186例)和神经源性休克组(8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训练集神经源性休克组与非神经源性休克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神经源性休克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回归方程。利用R软件绘制基于回归方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适用性。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神经源性休克组与非神经源性休克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气管插管、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髓内病变长度(IMLL)、脊髓受压最大程度(MSCC)、信号强度分级(ISI)及最高损伤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SIA分级(C级∶A级:OR=0. 13,95%CI 0. 03,0. 59,P<0. 01;D级∶A级:OR=0. 04,95%CI0. 01,0. 28,P<0. 01)、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OR=0. 75,95%CI 0. 65,0. 86,P<0. 01)、IMLL(OR=2. 71,95%CI 1. 68,4. 38,P<0. 01)、ISI (2级∶0级:OR=5. 62,95%CI 1. 07,29. 48,P<0. 05)及最高损伤节段(OR=0. 49,95%CI 0. 29,0. 83,P<0. 01)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神经源性休克的预测因子。依据上述5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Logit [P/ (1-P)]=10. 99-1. 06× “ASIA分级”-0. 29× “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1. 04× “IMLL”+0. 89× “ISI”-0. 74× “最高损伤节段”。在基于此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中,训练集AUC为0. 97(95%CI 0. 97,0. 99),测试集AUC为0. 95(95%CI 0. 91,0. 99)。在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校准曲线中,预测曲线和参考曲线均大致重叠,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 013和0. 050。DCA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阈值概率分别在0%~97%、0%~100%区间时,患者的净获益>0。 结论 基于ASIA分级、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IMLL、ISI和最高损伤节段构建的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神经源性休克预测模型,展示出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
2024 Vol. 40 (7): 585-592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1178KB] (
133
)
593
高红亮 刘华 张涛 杨成伟 王仪哲 黄子荣 章文华 陈龙 康兵 马玉轩 李松凯
计算机辅助改良椎板钩的设计及其固定腰椎峡部裂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目的 设计改良椎板钩系统,并与传统椎板钩系统固定腰椎峡部裂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门诊体检的20名男性健康青年军人腰骶椎薄层CT数据。受试者年龄20~30岁[(25. 0±3. 0)岁]。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L 5 椎体三维模型,测量L 5 双侧椎板中间区域厚度、纵向最长径、下缘弧度半径、上下面尾端之间的夹角、下缘厚度及下缘最长径,进而设计新型改良椎板钩。再选择1名上述受试者,利用三维虚拟软件建立L 4 ~S节段线性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L 5 双侧峡部裂模型(B模型)、改良与传统椎板钩固定模型(C、D模型)。通过约束骶骨两边,于L 4 椎体上施加400 N纵向载荷模拟身体上1/3重力及沿X、Y、Z 3个方向上10 N·m的弯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状态,评估A模型L 4/5 节段和L 5 /S 1 节段活动度,并与既往研究进行对比,验证A模型的有效性;比较A、B、C、D模型的整体活动度、L 4/5 和L 5 /S 1 节段活动度、整体最大位移、峡部的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C、D模型中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以及C、D模型中椎体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 结果 (1)A模型L 4/5 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时的活动度分别为5. 01°、4. 03°、3. 91°、1. 42°,L 5 /S 1 节段活动度分别为4. 62°、2. 51°、2. 40°、1. 23°。(2)A、C、D模型的整体活动度、L 4/5 和L 5 /S 1 节段活动度、整体最大位移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弯及左旋转时结果相似,而B模型则明显增大。(3)A、C、D模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峡部的最大位移差异不明显,而B模型峡部的最大位移均明显高于A、C、D模型,尤其在旋转时更明显,较A、C、D模型分别增大295%、277%、276%。C模型峡部的最大应力分别为0. 938 MPa、1. 698 MPa、0. 410 MPa、2. 775 MPa、1. 554 MPa,D模型峡部最大应力分别为0. 590 MPa、1. 297 MPa、0. 520 MPa、3. 088 MPa、2. 072 MPa,C、D模型在轴向压缩、前屈时峡部最大应力相似,但C模型在后伸、侧弯、旋转时峡部应力均小于D模型,C模型较D模型分别减小21. 1%、10. 2%、25. 0%。 (4)C模型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时内固定最大应力分别为135. 220 MPa、130. 180 MPa、200. 940 MPa、306. 340 MPa,D模型分别为131. 840 MPa、112. 280 MPa、349. 980 MPa、370. 140 MPa,2种模型在前屈、后伸时内固定的最大应力变化相当,但在左侧弯及左侧旋转时C模型较D模型减小42. 6%、17. 2%。 (5)C模型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时椎体的最大应力分别为79. 787 MPa、36. 857 MPa、37. 943 MPa、96. 965 MPa,D模型椎体的最大应力分别为80. 104 MPa、64. 236 MPa、196. 010 MPa、193. 020 MPa,且2种模型最大应力均分布在与内固定接触区域,尤其在后伸、左侧弯、左旋转时C模型较D模型分别减少42. 6%、80. 6%、49. 8%。 结论 改良椎板钩更符合国人椎板解剖结构。与传统椎板钩系统相比,改良椎板钩系统能有效降低腰椎峡部裂在各方向的位移及活动度,使内固定及椎体的应力明显减小,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2024 Vol. 40 (7): 593-604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1085KB] (
82
)
骨与关节损伤
605
林倩 赵夏 郝筱坤 于腾波 陈进利
尺骨“Z”形缩短截骨联合腕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深层修复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伴中度以上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疗效
目的 比较尺骨“Z”形缩短截骨联合腕关节镜下缝线锚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深层修复与单纯尺骨“Z”形缩短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伴中度以上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尺骨撞击综合征伴中度以上下尺桡关节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58岁[(42. 4±9. 9)岁]。患者均为TFCCⅠB型损伤并累及TFCC深层,存在尺骨正变异。15例采用单纯尺骨“Z”形缩短截骨治疗(单纯截骨组),15例采用尺骨“Z”形缩短截骨联合腕关节镜下缝线锚钉TFCC深层修复治疗(截骨联合修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尺骨截骨长度;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臂旋转度、尺桡偏角、掌背屈角、握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评腕关节功能状况(PRWE)评分、改良 Mayo腕关节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15. 8±4. 9)个月]。截骨联合修复组手术时间为3. 0(2. 3, 3. 0)h,长于单纯截骨组的1. 5(1. 3,2. 0)h(P<0. 01)。两组术中出血量、尺骨截骨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前前臂旋转度、尺桡偏角、掌背屈角、握力、VAS、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臂旋转度为(130. 3±8. 8)°、(135. 2±7. 9)°、(141. 9±6. 9)°,尺 桡 偏 角 为 23. 0(23. 0,26. 5)°、33. 0(30. 0,36. 0)°、36. 0(32. 5,41. 5)°,均大于单纯截骨组的(120. 5±9. 4)°、(123. 7±10. 2)°、(130. 9±8. 5)°和22. 0(20. 0,23. 0)°、23. 0(23. 0,28. 0)°、25. 0(23. 0,33. 5)°(P<0. 05或0. 01)。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12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掌背屈角为(125. 8±10. 8)°、(132. 9±16. 8)°,均大于单纯截骨组的(99. 1±15. 7)°、(121. 2±17. 4)°(P<0. 01);但术后6个月两组掌背屈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6个月握力为(14. 6±1. 0)N,大于单纯截骨组的(12. 8±1. 8)N(P<0. 05);但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握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 VAS 为(4. 3±1. 9)分、(2. 7±1. 1)分、(2. 1±0. 7)分,PREW 评分为(57. 6±4. 1)分、(47. 3±2. 4)分、(35. 0±3. 4)分,均低于单纯截骨组的(6. 5±2. 5)分、(4. 7±1. 4)分、(4. 3±0. 9)分和(67. 8±4. 5)分、(53. 1±4. 4)分、(43. 5±4. 1)分(P<0. 05或0. 01)。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为(78. 3±2. 9)分、 (80. 1±3. 0)分、 (83. 5±3. 9)分,均高于单纯截骨组的(69. 0±4. 3)分、(75. 5±2. 9)分、(78. 8±2. 4)分(P<0. 01)。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DASH评分为(35. 8±4. 6)分、(28. 4±5. 4)分,均低于单纯截骨组的(43. 3±5. 0)分、(34. 2±4. 4)分(P<0. 01);但术后6个月两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臂旋转度、尺桡偏角、掌背屈角、握力和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均大于术前(P<0. 05),VAS、PREW评分和DASH评分均低于术前(P<0. 05),且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截骨联合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 7%(1/15),低于单纯截骨组的46. 7%(7/15)(P<0. 05)。 结论 与单纯尺骨“Z”形缩短截骨术相比,尺骨“Z”形缩短截骨联合腕关节镜下缝线锚钉TFCC深层修复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伴中度以上下尺桡关节不稳定,具有术后腕关节活动度增加、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2024 Vol. 40 (7): 605-613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373KB] (
163
)
614
李栋 王玮 周金华 殷渠东 马运宏
逆向骶骨翼‑髂骨螺钉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骶髂关节的最佳进针点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逆向骶骨翼⁃髂骨螺钉(RSAIS)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骶髂关节的最佳进针点及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数据库中的90例骨盆结构无异常患者CT数据,男女各45例;年龄21~69岁[(45. 5±6. 4)岁]。利用CT数字重建技术模拟RSAIS固定方法,测量前方可进针范围面积;分别取自位于髋臼后上方的髂骨⁃髋臼隐窝(A1),以及自A1横向向后1 cm(A2)、2 cm(A3)和纵向向下1 cm(A4)、2 cm(A5)共5个进针点,以S 1 椎弓根螺钉进针点作为出针点,行前、后连线所在5种钉道(对应5组)的横断面和矢状面CT扫描。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钉道解剖参数,包括钉道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分析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20具3D打印第5腰椎⁃骨盆⁃股骨标本,制作Tile C型骨盆骨折模型,分为5组,每组4具,前环均采用交叉螺钉固定,后环5组分别按上述5种钉道各置入1枚RSAIS固定,生物力学试验机测量300 N垂直载荷下各组整体位移和骶髂间隙局部位移。利用上述解剖和力学试验结果的最佳进针点规划钉道,沿规划钉道经皮置入1枚直径7. 3 mm RSAIS固定治疗1例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记录螺钉置入透视时间、螺钉位置,以及末次随访时骨折愈合、疼痛数字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骨盆骨折Majeed功能评分等情况。结果 前方可进针范围面积为(1 236. 64±12. 04)mm 2 。3个横向进针点所在钉道长度自前向后逐渐减少,其中 A1组的长度最大为(104. 9±10. 4)mm,A2组其次为(98. 5±9. 8)mm,A3组最小为(92. 7±9. 7)mm(P<0. 01),而钉道宽度和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个纵向进针点(A1、A4和A5组)所在钉道长度、宽度和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A1较A4、A5距离髋臼缘更远。2名观察者测量三个钉道解剖参数ICC的最小值为0. 88,最大值为0. 98;95%CI下限最小值为0. 90,最大值为0. 96;95%CI上限最小值为0. 95,最大值为0. 99。3个横向进针点置入螺钉固定后,A1、A2和A3组整体位移和骶髂间隙局部位移从前到后均逐渐增大,A1组分别为(2. 93±0. 09)mm和(1. 49±0. 14)mm,A2组分别为(3. 14±0. 12)mm和(1. 63±0. 54)mm,A3组分别为(3. 23±0. 12)mm和(1. 67±0. 67)mm,其中整体位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骶髂间隙局部位移A1组较A2 组、A3组减少(P<0. 01);3个纵向进针点置入螺钉固定后,A1、A4和A5组整体位移和骶髂间隙局部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A1进针置入RSAIS治疗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螺钉置入透视时间为66 s,螺钉位置优;末次随访时骨折愈合,疼痛数字评分由术前6分降至1分,ODI由术前41改善至18,Majeed功能评分81分。 结论 对于Tile C型骨盆骨折,从位于可进针范围前上部位的髂骨⁃髋臼隐窝进针,钉道最长、螺钉稳定性最好,且安全性较好,可作为RSAIS最佳进针点。按最佳进针点置入RSAIS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2024 Vol. 40 (7): 614-622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501KB] (
225
)
623
袁悦 贾国强 谢康 申向阳 金斌 袁毅
儿童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58例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2例,女56例;年龄1~14岁[5(4,8)岁]。根据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是否成功,将患儿分为复位成功组(136例)和复位失败组(22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块矢状面移位方向、Milch分型、Song分型、是否合并皮下瘀斑、是否夜间手术、是否术者经验缺乏、是否合并肘关节脱位等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并确定儿童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位成功组与复位失败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块矢状面移位方向、是否术者经验缺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侧别、Milch分型、Song分型、是否合并皮下瘀斑、是否夜间手术和是否合并肘关节脱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伤至手术时间≥5 d(OR=1. 47,95%CI 1. 17,1. 86,P<0. 01)、骨块矢状面前方移位(OR=7. 07,95%CI 1. 79,27. 98,P<0. 01)和术者经验缺乏(OR=4. 67,95%CI 1. 21,18. 05,P<0. 05)与儿童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失败显著相关。 结论 受伤至手术时间≥5 d、骨块矢状面前方移位和术者经验缺乏是儿童不稳定型肱骨外髁骨折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 Vol. 40 (7): 623-627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359KB] (
55
)
麻醉与复苏
628
李想 周巧梅 徐波
术中泵注S‑氯胺酮对创伤性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术中泵注S⁃氯胺酮对创伤性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4例创伤性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S⁃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均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和术后24、48、72 h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分。术前和术后3、6、12、24、48、72 h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患者术后摁压阵痛泵次数和不良反应情况,如恶心、呕吐、致幻、噩梦等。 结果 共纳入创伤性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男60例,女24例;年龄18~65岁[36. 5(25. 5,54. 8)岁]。S⁃氯胺酮组42例,术中静脉泵注0. 5 mg·kg ⁃1 ·h ⁃1 S⁃氯胺酮至术毕;生理盐水组42例,术中静脉泵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至术毕。患者均获随访4~9 d[6. 0(5. 0,7. 0)d]。术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 24、48、72 h S⁃氯胺酮组 PSQI评分分别为 7. 5(7. 0,9. 0)分、4. 0(3. 0,5. 3)分、1. 0(1. 0,2. 0)分,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0. 0(8. 0,12. 0)分、7. 0(5. 0,8. 0)分、2. 0(1. 0,3. 0)分(P<0. 05或0. 01)。术前和术后 48、72 h 两组 HA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 24 h S⁃氯胺酮组HADS评分为2. 0(0. 0,3. 0)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的3. 0(2. 0,5. 0)分(P<0. 01)。术前和术后6、12、72 h两组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24、48 h S⁃氯胺酮组VAS 分别为3. 0(2. 0,4. 0)分、2. 3(2. 0,3. 0)分、2. 0(1. 0,3. 0)分,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的4. 0(2. 8,5. 0)分、3. 0(2. 5,4. 0)分、3. 0(2. 0,3. 7)分(P<0. 05)。两组术后摁压阵痛泵次数、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此外,S⁃氯胺酮组2例出现苏醒后短暂性致幻,1例诉术中噩梦,返回病房后3例均未见任何异常。 结论 对于创伤性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中泵注S⁃氯胺酮可显著改善术后睡眠障碍,同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
2024 Vol. 40 (7): 628-634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462KB] (
116
)
基础研究
635
郑明 周强 叶吉星 李宗鑫 张耀鹏 姚响 文雪平 王南 蒋电明
复合骨再生支架的构建及其促大鼠肌袋成骨活性的价值
目的 构建丝素蛋白(SF)、细菌纤维素(BCNR)、羟基磷灰石(HAp)复合骨再生支架并评价其促成骨活性的价值。 方法 将HAp颗粒、BCNR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依次加入SF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倒入不同大小的模具,-25 ℃下处理24 h,冷冻成型,通过冻干机将复合支架冻干。将SF与BCNR不同质量比的复合支架设置为A组(2∶1)、B组(4∶1)、C组(6∶1),将未加入BMP2的无活性复合支架设置为D组。扫描电镜检测支架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压汞仪检测支架的孔隙率;万能材料试验机压缩支架,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支架的压缩强度和杨氏模量。将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EF)接种到A组、B组、C组及D组复合支架上。细胞接种4、8 d后,细胞活/死染色检测各组活细胞和死细胞比例;细胞计数试剂盒 8(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各组染色阳性细胞;ALP活性检测观察各组细胞的ALP活性。选取15只雌性SD大鼠,构建大鼠肌袋异位成骨模型,植入不同SF与BCNR质量比的复合支架及未加入BMP2的无活性复合支架,分别为A′组(2∶1)、B′组(4∶1)、C′组(6∶1)和D′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在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股四头肌肌肉,于肌肉中形成肌袋后,仅缝合肌袋及皮肤,不植入支架,其他四组在肌袋内植入对应的支架,并缝合肌袋及皮肤。术后2、4周行X线片检查,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术后4周,收集植入的支架与组织复合物,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 染色,观察各组成骨情况。另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COL1)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 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相较于A组和C组,B组片层结构和微孔结构更加规则、均匀;孔隙率分析结果表明,B 组和 C 组孔隙率分别为(89. 752±1. 866)%和(84. 257±1. 013)%,均高于 A 组的(81. 171±1. 268)%(P<0. 05或0. 01),而C组孔隙率低于B组(P<0. 01)。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B组和C组压缩强度分别为(0. 373±0. 009)MPa和(0. 403±0. 017)MPa,均高于A组的(0. 044±0. 003)MPa(P<0. 01),B 组和 C 组杨氏模量分别为(7. 413±0. 094)MPa 和(9. 515±0. 615)MPa,均高于 A 组的(1. 881±0. 036)MPa(P<0. 01),而C组压缩强度和杨氏模量均高于B组(P<0. 05或0. 01)。细胞活/死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接种4 d后,B组死细胞明显少于A组、C组和D组;细胞接种8 d后,B组活细胞最多,死细胞最少。CCK‑8 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接种 4 d 后,A 组和 B 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 0.474±0.009和0.545±0.018,均高于D组的0.394±0.016(P<0.01),C组细胞增殖活性为0.419±0.005,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B组(P<0.01);细胞接种8 d后,B组细胞增殖活性为1. 290±0. 021,高于D组的1. 047±0. 011(P<0. 01),C组细胞增殖活性为0.794±0.032,低于D组(P<0.01),A组细胞增殖活性为1.086±0.020,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A 组和 C 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 B 组(P<0. 01)。ALP 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接种 4、8 d 后,相较于 D组,A组、B组和C组有更多的阳性细胞,B组阳性细胞多于A组和C组。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接种4 d后,A组、B组和C组细胞ALP活性分别为1. 399±0. 071、1. 934±0. 011、1. 565±0. 034,均高于D组的0. 082±0. 003(P<0. 01),而A组和C组细胞ALP活性均低于B组(P<0. 01);细胞接种8 d后,A组、B组和 C组细胞 ALP活性分别为 2. 602±0. 055、3. 216±0. 092、2. 145±0. 170,均高于 D组的0. 101±0. 001(P<0. 01),而A组和C组细胞ALP活性均低于B组(P<0. 01)。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术后2周,假手术组、D′组、A′组和C′组均无明显骨形成,而B′组有明显骨形成;术后4周,A′组、B′组和C′组均有明显骨形成,B′组骨形成明显多于其他两组,而假手术组和D′组均无明显骨形成。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周,B′组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新生骨组织,而A′组和C′组只在局部有少量新生骨组织,D′组仅有部分组织长入,且无明显新生骨组织,B′组形成的新生骨组织的成熟度比A′组和C′组更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组COL1和OPN阳性染色均较A′组和C′组更多。COL1 和 OPN 表达强度分析结果显示,A′组、B′组和 C′组 COL1 表达强度分别为 2. 822±0. 384、22. 810±2. 435、12. 480±0. 912,OPN表达强度分别为1. 545±0. 081、5. 374±0. 121、2. 246±0. 116,B′组和C′组COL1、OPN表达强度均高于A′组(P<0. 01),而C′组COL1和OPN表达强度均低于B′组(P<0. 01)。 结论 基于SF、BCNR和HAp成功构建复合骨再生支架,其中SF和BCNR质量比为4∶1的复合支架具有均匀孔隙结构、高孔隙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体外促成骨性能,还具有优异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
2024 Vol. 40 (7): 635-646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866KB] (
101
)
综述
647
黄智 刘胜祥 王瀚博 达逸峰 邢文华 杨学军 李峰
导电水凝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各种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如手术、药物和康复等难以实现脊髓的修复、神经功能的改善。电刺激可加速轴突生长和髓鞘形成,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和再生。可负载电刺激的导电水凝胶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具有较大潜力。在电刺激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导电水凝胶各具特性,可发挥多种功能,但临床医师对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尚缺乏全面认识。为此,笔者就电刺激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不同类型导电水凝胶的特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导电水凝胶的合成与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2024 Vol. 40 (7): 647-653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464KB] (
135
)
654
李鹏飞 贾健 马信龙
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股骨转子下骨折因其解剖及生物力学的特殊性,骨折复位及固定困难。髓内钉固定是其治疗的“金标准”,但术后骨不连是其常见并发症,会造成肢体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需二次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目前,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但相关性较强的危险因素仍不明确,后续治疗方案多样且未统一,进一步明确危险因素亦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为此,笔者就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4 Vol. 40 (7): 654-659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409KB] (
135
)
660
郑鸿生 赵子刚 刘浩儒 唐婉琦 张晨 梁华平 杨霞
多组学技术阐明创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的作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一种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持续感染、过度炎症和免疫抑制等特点,通常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是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创伤后脓毒症的病因、病程进展、预后等因素错综复杂,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组学技术可将两个及以上的单一组学联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技术,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揭示疾病相关分子间相互作用网络,对创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解析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笔者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等方面就多组学技术对阐明创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伤后脓毒症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2024 Vol. 40 (7): 660-666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468KB] (
153
)
个案报告
667
贺逢孝 蒋治中 石磊 安维新 孟鹏 吴向阳
锐器致左侧颈部损伤伴疟疾1例诊疗体会
颈部锐器伤在临床中较常见,合并颈动脉破裂时病死率高,且生存者常因缺血性脑卒中致残,损伤累及颈部神经和胸导管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急诊手术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脑血流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操作难度大,术后监护治疗要求高;当同时患有疟疾时,其非特异性症状与创伤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相似,可能漏诊引起不良后果。在缺乏专科药械和监护设备的条件下颈部锐器伤伴疟疾的诊治流程和预后未见文献报道。笔者报告援非期间1例刀斧砍伤左侧颈部及肩部致颈部血管、神经及胸导管损伤伴疟疾患者,探讨在简陋的医疗环境下颈部创伤伴疟疾的救治经验,供临床参考。
2024 Vol. 40 (7): 667-669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294KB] (
88
)
670
梁苗 刘渝 冉光琴 陈诚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全层缝合术修补暴力性严重阴道壁裂伤1例
女性生殖道损伤是妇科急症之一。性暴力导致的严重阴道壁裂伤,出血迅猛,并可能合并邻近脏器损伤,病情凶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经阴道途径修补是经典且首选的手术方式,而腹腔镜手术视野开阔、评估全面,已成为外科的重要手术方式。对于经阴道途径暴露困难的手术,腹腔镜联合经阴道途径将更具优势,有助于快速寻找出血点并精准止血,同时全面探查盆腔脏器有无损伤。目前,腹腔镜联合经阴道途径修补生殖道裂伤的方式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报告1例严重阴道壁裂伤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经阴道全层缝合术进行修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24 Vol. 40 (7): 670-672 [
摘要
] (
0
) [
HTML
1KB] [
PDF
403KB] (
115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07035254号-18
版权所 ©
电话:023-68818654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