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导读 |
|
摘要 目的 基于 Adams 冠突分型,探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特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 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 CT 三维数据,其中男 33 例,女 18 例;年龄 18~88 岁[(44. 7±12. 0)岁]。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尺骨冠突骨折模型,并依据Adams尺骨冠突骨折分型对其进行分类,其中Ⅰ型为冠突尖端骨折、Ⅱ型为冠突横断形骨折、Ⅲ型为冠突基底部骨折、Ⅳ前内型为冠突前内侧斜行骨折、Ⅳ前外型为冠突前外侧斜行骨折。依据冠突骨折块的特点,Ⅳ前外型骨折分为两个亚型,即累及冠突尖端的α亚型和未累及冠突尖端的β亚型。测量不同类型尺骨冠突骨折块占比情况、高度、表面积、体积。同时测量Ⅳ前外型两种亚型尺骨冠突骨折块占比情况、高度、表面积、体积,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以及尺骨上尺桡关节面面积、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 结果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中尺骨冠突骨折块Adams Ⅰ型17例(33%),Ⅱ型4例(8%),Ⅲ型4例(8%),Ⅳ前内型4例(8%),Ⅳ前外型 22例(43%)。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前内型和Ⅳ前外型的高度分别为(3. 7±1. 9)mm、(10. 8±1. 1)mm、(14. 4±1. 2)mm、(5. 2±2. 4)mm、(6. 7±2. 6)mm;其表面积分别为 63. 7(21. 4,221. 0)mm2、1 086. 8 (606. 8,1 434. 2) mm2、1 658. 8 (1 335. 6,1 695. 4) mm2、437. 3 (185. 6,437. 3) mm2、511. 8(198. 8,646. 5)mm2;其 体 积 分 别 为 46. 3(21. 4,180. 5)mm3、938. 7(629. 8,1 011. 3)mm3、1 797. 4(1 520. 2,1 903. 7)mm3、429. 3(138. 1,992. 4)mm3、461. 9(144. 9,707. 1)mm3。不同 Adams 分型尺骨冠突骨折块高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22例Ⅳ前外型尺骨冠突骨折中 α亚型 12例,β亚型 10例。Ⅳ前外型中 α及 β两种亚型骨折块的高度分别为(8. 6±2. 6)mm、(5. 0±2. 4)mm;表面积分别为 633. 2(530. 3,727. 4)mm2、181. 4(136. 7,450. 3)mm2;体积分别为692. 8(477. 6,778. 0)mm3、128. 0(74. 2,405. 1)mm3。两种亚型的骨折块高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 01);Ⅳ前外型中 α 及 β 两种亚型的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分别为 901. 4(755. 1,1 060. 6)mm2、835. 2(767. 7,909. 3)mm2;两者的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04. 1(79. 4,139. 9)mm2、38. 8(21. 3,58. 1)mm2;两者的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分别为0. 12(0. 09,0. 15)、0. 05(0. 03,0. 07)。α及β两种亚型尺骨滑车关节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α亚型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及骨折块滑车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大于β型(P均<0. 01)。而Ⅳ前外型中α及β两种亚型的尺骨上尺桡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47. 9(111. 7,164. 2)mm2、137. 0(118. 7,166. 7)mm2;两者的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分别为17. 7(13. 4,52. 2)mm2、6. 1(2. 6,20. 0)mm2;两者的骨折块上尺桡关节面面积损伤占比分别为0. 12(0. 10,0. 35)、0. 05(0. 03,0. 15)。两种亚型在上尺桡关节面损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 结论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中尺骨冠突骨折 Adams Ⅳ型占有较大比例,其中以 Adams Ⅳ前外型为主,同时该型骨折块存在大小、形态差异的两种亚型,但两亚型对上尺桡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是相似的,临床治疗中不应忽视不同大小的Adams Ⅳ前外型骨折块对上尺桡关节面造成的损伤。
|
|
关键词 :
 
|
Abstract: |
Key words:
 
|
|
|
基金资助: |
[1] |
张炯豪 尹华伟 邱彦群 王海鹏 沈云东 徐文东.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27-233. |
[2] |
菅振 吕涛 敖荣广 王永安 姜新华 易诚青 禹宝庆. O形臂导航下通道螺钉治疗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0-246. |
[3] |
赵程程 刘玉飞 李赟 何毅 张协军 李维平. miR‑20b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60-267. |
[4] |
何昌军 马腾 任程 李庆达 杨明义 熊晨 许毅博 李明 李忠 张堃.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53-259. |
[5] |
徐康帅 谷城 李嘉成 陈社强 陈煜辉 庄岩 侯志勇 樊仕才. 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分型的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34-239. |
[6] |
高士基 刘宁 王续鹏. 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7-252. |
[7] |
徐永清 范新宇. 穿支皮瓣创面修复中存在的争议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9): 769-772. |
[8] |
肖仁举 曾灵 章桂喜. 美国创伤中心的核心要素及其借鉴价值[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4): 356-358. |
[9] |
张之飏 马娓 杨雪 李卫 何东梅 梁华平 杨霞. 创伤后长链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对机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4): 379-384. |
[10] |
. 2021年第37卷第2期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2): 1-2. |
[11] |
. 2021年第37卷第2期英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2): 3-4. |
[12] |
王洪立 聂聪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姜建元.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影像学分型及可信度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10): 911-918. |
[13] |
刘伟 程建文 唐士婷 杨志 谭桢 石小荣 李育泉 韦东磊 胡峰 赵劲民. 经前方入路结合阻挡钢板螺钉治疗累及四边体髋臼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10): 919-925. |
[14] |
陈鹏 张清涛 周玮 邓永兵 张连阳 胡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降低腹内高压大鼠颅内压的作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5): 455-462. |
[15] |
霍亚冲 杨大龙 马雷 孙家元 赵若宇 丁文元. 后路两种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19, 35(4): 314-3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