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
龙连圣 王伟 辛志成 王聪 赵耀东 李夏良 蒋超超 苏强 吴钟华 章元 胡夷 施顺孝 范顺志 |
|
|
摘要 目的
探究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10月— 2016年6月349例行有创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与并发颅内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为颅内破裂动脉瘤、探头类型、探头置入方式、探头留置时间、是否行开颅手术、开颅手术时间、是否合并颅底骨折等;与并发颅内出血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探头置入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探头类型、探头置入方式、探头置入部位是否有脑挫裂伤或出血灶等。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为颅内破裂动脉瘤(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探头留置时间(P<0.05)、是否合并有颅底骨折(P<0.05)为并发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探头置入前INR(P<0.05)、血小板计数(P<0.05)、探头置入前同侧大脑半球是否有脑挫裂伤或出血灶(P<0.05)、探头类型(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颅内破裂动脉瘤(P<0.05)、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探头类型(P<0.05)和探头置入方式(P<0.05)为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和探头置入方式(开颅或钻颅)是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探头类型(脑室型)和探头置入方式(锥颅)是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严格把握有创颅内压监测指征,防范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
|
|
|
[1] |
李庆达 贺园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并发骨水泥渗漏的若干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193-197. |
[2] |
李云轩 舒钧 王志华 毕航川 郭立民 何绍烜 寇南楠 陈翰博.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198-204. |
[3] |
高翔成 都金鹏 昌震 闫亮 吴佳源 赵志刚 高林 惠华 郝定均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05-212. |
[4] |
韩增帅 张益 丁磊 赵夏 崔茹婷 马温儒 张英泽 于腾波. 肩袖撕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效能评估[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13-219. |
[5] |
蓝文彬 林培森 王发圣 谢昀.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Adams分型中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学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20-226. |
[6] |
张炯豪 尹华伟 邱彦群 王海鹏 沈云东 徐文东.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27-233. |
[7] |
徐康帅 谷城 李嘉成 陈社强 陈煜辉 庄岩 侯志勇 樊仕才. 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分型的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34-239. |
[8] |
菅振 吕涛 敖荣广 王永安 姜新华 易诚青 禹宝庆. O形臂导航下通道螺钉治疗Ⅱ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0-246. |
[9] |
高士基 刘宁 王续鹏. 关节镜下改良由外向内股骨骨道建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47-252. |
[10] |
何昌军 马腾 任程 李庆达 杨明义 熊晨 许毅博 李明 李忠 张堃.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53-259. |
[11] |
赵程程 刘玉飞 李赟 何毅 张协军 李维平. miR‑20b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60-267. |
[12] |
王健 陆芸 杨小锋. 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68-273. |
[13] |
李豪 张飞 彭吾训. DNA甲基化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创伤相关骨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74-282. |
[14] |
马娓 梁鑫 李佳鑫 敖圣翔 杨雪 唐婉琦 梁华平 杨霞. 高迁移率族蛋白1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3): 283-288. |
[15] |
弓伊宁 王江 贺宝荣.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开放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2): 97-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