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内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Suture‑Bridge技术与单纯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
冯仕明 薛越 薛冲 罗信 齐莉恩 王凯 马超 |
|
|
摘要 目的 比较全内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Suture‑Bridge技术与单纯克氏针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32足),女24例(24足);年龄19~57岁[(35. 2±11. 1)岁]。25例采用全内关节镜下克氏针固定治疗(克氏针组),31例采用全内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Suture‑Bridge技术治疗(克氏针联合缝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周切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率;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能力量表(FAAM)评分[包含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运动功能(S)评分];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术后重返运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4. 2±2. 2)个月]。克氏针联合缝合组手术时间为(56. 3±12. 5)min,长于克氏针组的(41. 1±8. 2)min(P<0. 01)。术后2周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克氏针联合缝合组骨折均愈合(100%),克氏针组22例(88%)骨折愈合(P<0. 05)。两组术前AOFAS踝‑后足评分、FAAM‑ADL评分和FAA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克氏针联合缝合组AOFAS踝‑后足评分为(89. 7±3. 4)分、(92. 8±2. 8)分、(94. 9±3. 3)分,均高于克氏针组的(87. 4±4. 4)分、(90. 4±4. 1)分、(92. 5±4. 6)分(P<0. 05);克氏针联合缝合组FAAM‑ADL评分为(90. 1±3. 5)分、(91. 5±2. 9)分、(92. 8±3. 0)分,FAAM‑S评分为(91. 4±5. 4)分、 (92. 8±5. 0)分、 (94. 4±4. 8)分,均高于克氏针组的(86. 8±5. 0)分、(88. 7±3. 8)分、(90. 3±3. 7)分和(88. 0±5. 3)分、(89. 5±4. 8)分、(91. 5±5. 2)分(P<0. 05或0. 0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AOFAS踝‑后足评分、FAAM‑ADL评分和FAAM‑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随随访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0. 01)。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克氏针联合缝合组术后重返运动时间为(9. 2±1. 3)周,早于克氏针组的(10. 3±1. 5)周(P<0. 01)。克氏针联合缝合组克氏针松动、退针1例(3. 2%),克氏针组克氏针松动、退针3例(12. 0%)(P>0. 05)。两组均未出现神经、肌腱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与全内关节镜下单纯克氏针固定相比,全内关节镜下克氏针联合Suture‑Bridge技术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骨折愈合率更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足踝功能改善更明显,重返运动时间更早。
|
|
|
[1]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1-2. |
[2] |
. 英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3-4. |
[3] |
李庆达 弓伊宁 贺宝荣.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诊疗特点及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673-678. |
[4] |
晋菲斐 周靖 黄伟 王艳华 李静 王天兵. 第七版“创伤患者最佳救治资源(2022年标准)”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启示[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679-683. |
[5] |
仉培武 郭华 庞捷 白航航 樊立刚 李文言 吴楠 佘献玉 贺园.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对侧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684-691. |
[6] |
王晓伟 杨红梅 高杰 宋占林 孙天胜 张建政 刘智. 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692-698. |
[7] |
李勇奇 廖燚 方洲 王顺 赵甜 拉华欠 沙那提 杨云峰. 后踝骨折固定对踝关节旋转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07-714. |
[8] |
余长永 宋月坤 朱康宇 程祥 朱天皓 刘武新. 肋骨骨折患者发生心肌挫伤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15-726. |
[9] |
冯珂 勾燚 吕博辉 陈中伟. 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27-733. |
[10] |
涂载澜 陈红江 魏蕾 胡娅琴 叶和梅 陈音汁. 内镜下改良鼻整形术治疗外伤性歪鼻合并鼻腔通气障碍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34-738. |
[11] |
王利敏 方继红 武凤芹 朱晶 范家莉 陈婉宣. 自我效能在四肢创伤性骨折儿童疼痛灾难化与运动恐惧间的中介效应[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39-742. |
[12] |
赵玉麟 王恒 卢洋 陈诚 陈晓庆. 干细胞治疗促血管形成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43-752. |
[13] |
田苗苗 李云鹏 张敬雨 刘富伟 张浚睿 孔亮 陆斌 李治冶. 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53-759. |
[14] |
陈维伊 贾梦阳 杨莹 张艺馨 向先祥 王卫明. 儿童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治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760-768. |
[15]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7): 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