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双窗与传统单窗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屈曲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44 例屈曲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2 例,女22例;年龄31~58岁[(44. 4±9. 1)岁]。左侧25例,右侧19例。23例行传统单窗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传统单窗入路组),21例行改良双窗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改良双窗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关节面塌陷距离、胫骨平台内翻角(m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SA)及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术前、术后7 d及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 d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末次随访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血栓形成、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5. 7±3. 2)个月]。改良双窗入路组手术时间为(121. 6±19. 2)min,短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149. 5±22. 4)min(P<0. 01)。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改良双窗入路组关节面塌陷距离分别为0. 7(0. 5,0. 9)mm、1. 0(0. 8,1. 1)mm、0. 9(0. 8,1. 0)mm,均短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1. 0(0. 7,1. 2)mm、1. 1(1. 0,1. 3)mm、1. 1(0. 9,1. 2)mm(P<0. 05或0. 01);改良双窗入路组mTPA分别为87. 0(86. 0,87. 0)°、87. 0(86. 0,87. 0)°、86. 0(85. 5,87. 0)°,均大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85. 0(84. 0,86. 0)°、85. 0(84. 0,86. 0)°、85. 0(84. 0,86. 0)°(P<0. 01);改良双窗入路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分别为(17. 0±0. 9)分、16. 0(15. 0,17. 0)分、16. 0(15. 0,16. 0)分,均高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16. 4±1. 1)分、13. 0(13. 0,15. 0)分、14. 0(13. 0,15. 0)分(P<0. 05或0. 01);两组P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改良双窗入路组VAS为3. 0(3. 0,3. 0)分,低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3. 0(3. 0,4. 0)分(P<0. 05);术后3个月,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改良双窗入路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为90. 0(85. 0,95. 0)°,大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80. 0(75. 0,85. 0)°(P<0. 01)。术后3个月,改良双窗入路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7. 9±2. 8)分,高于传统单窗入路组的(66. 1±2. 7)分(P<0. 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末次随访时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传统单窗入路组1例术后腘静脉部分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4. 4%(1/23),改良双窗入路组1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4. 8%(1/21)(P>0. 05)。结论 与传统单窗入路相比,改良双窗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屈曲内翻型胫骨平台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早期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及关节功能。
|
|
|
[1]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1-2. |
[2] |
. 英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3-4. |
[3] |
韩云 贾飞飞 鹿青 肖杏玲 林华 应瑛 丁俊琴 桂敏 苏晓静 陈亚萍 张萍 许芸 黄天雯 陈佳丽 王谊 樊落 董芳辉 周文娟 罗婉霞 徐晓燕 邓春花 陈小华 等.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769-780. |
[4] |
何崇儒 陈晓 王光超 苏佳灿. 脑机接口赋能运动损伤康复[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781-786. |
[5] |
吴晨阳 顾燚平 邱学力 单华建 高翔 陶理德 张应子 单冰晨 周晓中 白进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常规疗法联合地舒单抗抗骨质疏松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787-792. |
[6] |
王沛源 李子平 张志昂 焦振清 赵阔 金霖 侯志勇. 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棒植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01-808. |
[7] |
赵婷 孙颖昕 张武文 周思源 周鑫叠 冯同保 张平. 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09-816. |
[8] |
薛晗 刘丹 肖丰旭 张晨 李苗. 双“Z”形缝合与改良Kessler缝合技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17-825. |
[9] |
鲜亮 陈力 林珑 叶丹 魏梁锋 王守森. 缺氧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鼠发生外伤性脑肿胀的影响[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26-836. |
[10] |
柳林 王彦军 王林潇 谢建刚 张萌 尹文. 肠道菌群在创伤性脑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中的关系及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37-843. |
[11] |
仁礼欢 宋鉴 殷丽梅 丁秀萍 董芳 刁菊菊 张露露 孙阿妮. 噬菌体疗法在伤口感染抗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44-849. |
[12] |
吴正超 王恒 卢洋 陈诚 陈晓庆. 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策略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50-857. |
[13] |
黑静友 赵夏 徐宁 韩学孚 张玉岩. 关节镜下经皮金属空心接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1例[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58-861. |
[14] |
董惠双 马铁鹏 符健松 霍永鑫 高顺红 吉亚超. 腕大多角骨合并舟骨骨折伴关节脱位1例[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9): 862-864. |
[15] |
. 中文目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8): 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