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疗效 |
赵喆 耿红荔 刘建全 李永胜 尹建文 程翔宇 陈小强 王光辉 李嘉贝 邓志钦 王满宜 李文翠 |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TFC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7~45岁[(33. 5±3. 6)岁]。均为单侧损伤。体检示下尺桡关节不稳定,MRI及关节镜下证实为TFCC深层韧带损伤。患者均接受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TFCC深层止点。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屈伸、尺桡偏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 4±5. 2)个月]。手术时间为(61. 3±8. 9)min;术中出血量为(2. 4±1. 2)ml。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或尺神经激惹症状。4例患者术后短期内腕尺侧有弹响,均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腕关节尺桡偏活动度由术前(52. 5±5. 9)°降至(42. 6±5. 9)°,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94. 9±8. 4)°降至(84. 6±5.9)°(P 均<0. 01),但屈伸活动度术前[(93. 1±17. 4)°]与术后3个月[(89. 4±5.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至(101. 3±13. 6)°,尺桡偏活动度提高至(52. 4±6. 6)°,前臂旋转活动度提高至(116. 4±16. 4)°(P 均<0. 01)。术后3 个月PRWE 评分由术前(10. 6±3. 2)分提高至(17. 1±3. 8)分(P<0. 01),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8. 1±12. 7)分降至(70. 3±6. 7)分(P<0. 01),VAS由术前(6. 2±1. 5)分降至(4. 4±1. 7)分(P>0. 05),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由术前(74. 4±15. 2)%降至(55. 7±8. 7)%(P<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PRWE评分降至(2. 0±0. 9)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94. 8±3. 3)分,VAS 降至(2. 1±1.1)分,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提高至(93. 2±8. 7)%(P 均<0. 01)。 结论 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疗TFCC深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腕尺侧疼痛减轻,握力增强。
|
|
|
[1] |
李箭 崔国庆 何成奇 陈世益 陈柏旭 陈虹 戴雪松 何红晨 康汇 李铁山 李国平 陆九州 马超 唐新 陶军 王洪 向明 邢丹 熊益权 薛庆云 杨睿 袁霆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73-680. |
[2] |
顾文奇 施忠民. 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诊疗需要注意的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81-685. |
[3] |
王立人 康育豪 谢国明 蒋佳 赵金忠. 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功能与肩关节外展功能关系的动态生物力学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86-692. |
[4] |
傅绍菱 顾文奇 李学谦 陈城 王诚 宋国勋 张解元 邹剑 薛剑锋 苏琰 梅国华 施忠民. 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693-700. |
[5] |
陈城 傅绍菱 李学谦 王诚 梅国华 苏琰 薛剑锋 邹剑 张解元 顾文奇 宋国勋 施忠民. 踝关节镜后方入路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01-707. |
[6] |
卞智淮 陈新元 陈昕 李强 陈群林 张钰 倪国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股骨内侧软骨的MRI纹理特征变化[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08-713. |
[7] |
张湛金 孙雪松 马健 樊飞 刘义伟 唐海. 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21-727. |
[8] |
赵月 沈皆亮 余学东 梁勇 郝杰.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作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28-733. |
[9] |
李洪涛 刘军 赵杰 王琦 霍达 王志强 任昆明 朱温帅 孙学成. 矢量和概念在髋臼双柱骨折后柱螺钉置入微调时的应用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34-740. |
[10] |
李越 李兵仓. 高原颅脑火器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41-746. |
[11] |
周继红 杨傲 刘星 吴鹏飞 袁丹凤. 2015版简明损伤评分主要修订内容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47-749. |
[12] |
张轩 赵文博 唐康来 陶旭. 腓骨肌腱滑脱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50-759. |
[13] |
雷凯 刘力铭 熊然 杨鹏飞 左席珍 罗江明 郭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智能精准辅助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8): 760-768. |
[14] |
赵明. 婴幼儿创伤性脑损伤诊治要点探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7): 577-580. |
[15] |
刘铠宾 杨异 李辉 次仁云丹 陈志明 陈浩 范兴龙 高从荣 顾春东 顾宇彤 郭光伟 郭占林 胡坚 胡平 黄海 黄立军 何伟伟 金龙玉 景宝利 梁志刚 林锋 等. 胸部创伤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及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2, 38(7): 581-59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