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首 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学术影响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按栏目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主 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中华医学会
 主 编:王正国
 电 话:023-68818654
 出 版:《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
 责任公司
 邮发代号:78-8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 38卷 8期
刊出日期:2022-08-15

专家论坛
脊柱脊髓损伤
骨与关节损伤
综述
创伤评分
军事医学
共识与指南
运动损伤
   
共识与指南
673 李箭 崔国庆 何成奇 陈世益 陈柏旭 陈虹 戴雪松 何红晨 康汇 李铁山 李国平 陆九州 马超 唐新 陶军 王洪 向明 邢丹 熊益权 薛庆云 杨睿 袁霆 等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以肘外侧疼痛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发病隐匿,易复发,可致前臂疼痛和手腕部力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多样,效果不一,目前暂无标准治疗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RP)对骨、肌腱修复具有较好效果,现已广泛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但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技术与规范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组织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专家制订《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专家共识(2022版)》,主要从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及病理生理、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PRP概念及应用成分要求、PRP制备技术质控、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适应证及禁忌证、PRP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PRP在肱骨外上髁炎手术中的应用、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相关问题、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结果评估及PR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2022 Vol. 38 (8): 673-68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615KB] ( 1950 )
专家论坛
681 顾文奇 施忠民
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诊疗需要注意的问题
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可能累及骨性结构、韧带及肌腱组织,多以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因其无明显特异性,易造成患者及医师的忽视。部分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表现隐匿,常规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法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率,通常需要结合详细的专科体检及影像学检查方可明确诊断。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一旦漏诊或误诊,易导致慢性关节不稳、骨软骨损伤、关节撞击甚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探讨急性足踝部运动损伤诊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此类损伤的疗效。
2022 Vol. 38 (8): 681-68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235KB] ( 1089 )
运动损伤
686 王立人 康育豪 谢国明 蒋佳 赵金忠
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功能与肩关节外展功能关系的动态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功能与肩关节外展功能关系。 方法 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肩关节生物力学检测平台,对7具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在以下4种状态模拟肩关节90°外展动作:(1)肩袖完整、施力(正常肩袖组);(2)后上肩袖损伤、施力(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3)后上肩袖损伤、后上肩袖不施力(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4)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无肩袖组织、不施力(广泛性肩袖损伤组)。通过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来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关节外展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状态。通过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峰的受压情况。通过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评估不同肩袖损伤情况下肩关节的稳定情况。 结果 在90°动态外展时,正常肩袖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42. 1±8. 7)N、(29. 9±7. 4)N,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45. 7±10. 3)N、(30. 5±7. 2)N,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48. 4±13. 4)N、(29. 9±4. 8)N(P 均>0. 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分别为(69. 7±9. 7)N、(53. 7±8. 9)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 均<0. 05)。中三角肌施力的增加会同时增加肱骨头与肩峰压力。正常肩袖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0. 40±0. 05)MPa、(0. 22±0. 03)MPa、(7. 71±5. 09)mm2、(1. 66±1. 06)N,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0. 41±0. 05)MPa、(0. 26±0. 07)MPa、(12. 71±11. 35)mm2、(2. 93±2. 46)N,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0. 50±0. 12)MPa、(0. 26±0. 07)MPa、(17. 29±9. 11)mm2、(4. 09±1. 46)N(P 均>0. 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肩峰下压强峰值、肩峰下压强平均值、肩峰下接触面积和肩峰下压力分别为(3. 64±1. 70)MPa、(0. 98±0. 49)MPa、(47. 63±11. 91)mm2、(45. 48±23. 86)N,较前三组显著升高(P 均<0. 05)。正常肩袖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2. 24±0. 30、2. 46±0. 13,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分别为2. 21±0. 19、2. 52±0. 08,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分别为2. 03±0. 14、2. 42±0. 16(P 均>0. 05),而广泛性肩袖损伤组盂肱关节内压力/中三角肌施力峰值和稳定值比率分别为1. 40±0. 14、1. 52±0. 41,较前三组显著降低(P 均<0. 05)。以上指标后上肩袖损伤施力组和后上肩袖损伤无力组与正常肩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 结论 后上肩袖损伤后肩袖肌肉的功能不影响肩关节的整体外展功能。当肩袖损伤大小累及整个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时,肩关节正常外展功能会显著受限。
2022 Vol. 38 (8): 686-69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72KB] ( 510 )
693 傅绍菱 顾文奇 李学谦 陈城 王诚 宋国勋 张解元 邹剑 薛剑锋 苏琰 梅国华 施忠民
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短期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6~62岁[(40. 3±15. 1)岁]。均采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足负重侧位跟骨倾斜角、Meary角、内侧楔骨高度及后足长轴位跟骨外翻角,评估骨性结构及足部力线改善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3年[(1. 6±0. 6)年]。跟骨倾斜角由术前(24. 6±5. 3)°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2.5±4.9)°、(22. 3±5. 0)°;Meary角由术前6. 6°(5. 2°,7. 6°)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 5°(0. 5°,3. 8°)、2. 1°(0. 5°,3. 2°);内侧楔骨高度由术前(24. 3±5. 3)mm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2. 3±4. 8)mm、(22. 3±4. 6)mm;跟骨外翻角由术前‑7. 1°(-10. 3°,-5. 9°)增至术后3 个月及1 年的2. 3°(-2. 5°,4. 5°)、2. 4°(-1. 6°,3. 8°)(P 均<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跟骨倾斜角、Meary角、内侧楔骨高度及跟骨外翻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6. 8±8. 7)分增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81. 0±5. 9)分、(88. 6±3. 6)分(P 均<0. 01),术后1 年时优4 例,良8 例,优良率为100%。VAS 由术前2. 5(2. 0,4. 0)分降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2. 0(1. 3,2. 8)分、1. 0(0. 0,2. 0)分(P 均<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 05)。1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后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期间未见畸形及关节不稳复发。 结论 对于合并隐匿性高弓足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术联合微创跟骨截骨术可以在稳定踝关节的同时矫正后足力线、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2022 Vol. 38 (8): 693-70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83KB] ( 470 )
701 陈城 傅绍菱 李学谦 王诚 梅国华 苏琰 薛剑锋 邹剑 张解元 顾文奇 宋国勋 施忠民
踝关节镜后方入路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后方入路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距骨体后部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距骨体后部OL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0~65岁[(38. 2±15. 9)岁]。依据Hepple 分型:Ⅱ型4 例,Ⅳ型3 例,Ⅴ型6例。依据Elias分区:7区9例,9区4例。病程为13~51个月[(26. 2±11. 4)个月]。均行踝关节镜后方入路微骨折术联合PRP注射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年软骨损伤修复情况采用软骨修复组织磁共振观察(MOCART)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25个月[(15. 7±3. 7)个月]。手术时间为50~90 min[(63. 8±13. 3)min]。VAS 由术前3. 0(3. 0,4. 0)分减少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1. 0(0,2. 0)分、1. 0(0,1. 5)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6. 1±11. 8)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84. 8±9. 5)分、(92. 9±8. 6)分;踝关节ROM 由术前(48. 5±7. 5)°增加至术后3个月及1年的(61. 9±10. 3)°、(65. 4±11. 8)°(P 均<0. 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2%。术后1年MOCART评分为40~85分[(70. 4±14. 2)分]。所有患者术后无坏死、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例在康复训练时有轻微一过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后改善。 结论 对于距骨体后部OLT,踝关节镜后方入路微骨折术联合PRP注射可减轻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同时有效修复软骨损伤,短期疗效满意。
2022 Vol. 38 (8): 701-70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95KB] ( 582 )
708 卞智淮 陈新元 陈昕 李强 陈群林 张钰 倪国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短期股骨内侧软骨的MRI纹理特征变化
目的 探究反映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短期股骨内侧软骨变化的MRI纹理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ACL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3~43岁[(32. 1±5. 4)岁]。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对患者进行评估:(1)通过患侧膝关节MRI图像采集参数,将股骨内侧软骨感兴趣区域(ROI)划分为ROI1(半月板前角软骨)、ROI2(半月板体部软骨)、ROI3(半月板后角软骨),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和分析,得到反映软骨变化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2)采用ELISA法检测尿Ⅱ型胶原羧基末端肽(uCTX⁃Ⅱ)浓度水平。在上述各时相点,比较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得到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比较uCTX⁃Ⅱ浓度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与uCTX⁃Ⅱ浓度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经过筛选和分析,ROI3的灰度不均匀度水平方向(Horzl_GlevNonU)和直方图偏斜度(Skewness)为反映软骨变化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ROI3的Horzl_GlevNonU与Skewne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 05)。ROI3的Horzl_GlevNonU与Skewness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递增,且ROI3的Horzl_GlevNonU增幅比Skewness增幅更大。术后4周与12周ROI3的Horzl_GlevNon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时相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术后1周与48周ROI3的Skewne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选择ROI3的Horzl_GlevNonU作为反映软骨变化最敏感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uCTX⁃Ⅱ的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4,12,24,48周ROI3的Horzl_GlevNonU与uCTX⁃Ⅱ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0.554,0.596,0.550,0.632,0.756,0.514,P<0.05或0.01)。 结论 ROI3的Horzl_GlevNonU是反映ACL重建术后股骨内侧早期软骨变化最敏感纹理特征参数,并且与uCTX⁃Ⅱ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2022 Vol. 38 (8): 708-71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683KB] ( 497 )
714 赵喆 耿红荔 刘建全 李永胜 尹建文 程翔宇 陈小强 王光辉 李嘉贝 邓志钦 王满宜 李文翠
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疗效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TFC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7~45岁[(33. 5±3. 6)岁]。均为单侧损伤。体检示下尺桡关节不稳定,MRI及关节镜下证实为TFCC深层韧带损伤。患者均接受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TFCC深层止点。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屈伸、尺桡偏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3. 4±5. 2)个月]。手术时间为(61. 3±8. 9)min;术中出血量为(2. 4±1. 2)ml。所有伤口Ⅰ期愈合。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或尺神经激惹症状。4例患者术后短期内腕尺侧有弹响,均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腕关节尺桡偏活动度由术前(52. 5±5. 9)°降至(42. 6±5. 9)°,前臂旋转活动度由术前(94. 9±8. 4)°降至(84. 6±5.9)°(P 均<0. 01),但屈伸活动度术前[(93. 1±17. 4)°]与术后3个月[(89. 4±5.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至(101. 3±13. 6)°,尺桡偏活动度提高至(52. 4±6. 6)°,前臂旋转活动度提高至(116. 4±16. 4)°(P 均<0. 01)。术后3 个月PRWE 评分由术前(10. 6±3. 2)分提高至(17. 1±3. 8)分(P<0. 01),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78. 1±12. 7)分降至(70. 3±6. 7)分(P<0. 01),VAS由术前(6. 2±1. 5)分降至(4. 4±1. 7)分(P>0. 05),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由术前(74. 4±15. 2)%降至(55. 7±8. 7)%(P<0. 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年PRWE评分降至(2. 0±0. 9)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提高至(94. 8±3. 3)分,VAS 降至(2. 1±1.1)分,患侧与健侧握力百分比提高至(93. 2±8. 7)%(P 均<0. 01)。 结论 腕关节镜下透骨足印修复技术可有效治疗TFCC深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改善明显,腕尺侧疼痛减轻,握力增强。
2022 Vol. 38 (8): 714-72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73KB] ( 477 )
脊柱脊髓损伤
721 张湛金 孙雪松 马健 樊飞 刘义伟 唐海
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60~89岁[(73. 0±8. 7)岁]。20例采用PCKP治疗(PCKP组),5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P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骨水泥分布优良率及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前、术后1 d及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上部及下部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3~4个月[(3. 0±0. 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术后1 d PCK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为100%,其中优13例,良7例,差0例;PV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为82%,其中优21例,良20例,差9例(P<0. 05)。PC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10/50)(P<0. 05)。两组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术后1 d PCKP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显著高于PVP组,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VAS及ODI均显著低于PVP组(P<0. 05或0. 01)。术后3个月PCKP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仍显著高于PVP组,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仍显著低于PVP组(P<0. 05或0. 01),但两组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PCKP组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显著升高,而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VAS及ODI较术前显著降低(P 均<0. 05)。PVP组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但VAS及ODI较术前显著降低(P 均<0. 05)。 结论 与PVP相比,PCKP治疗OVCF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效果好,骨水泥渗漏率低,同时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早期缓解疼痛,明显改善脊柱功能。
2022 Vol. 38 (8): 721-72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35KB] ( 820 )
骨与关节损伤
728 赵月 沈皆亮 余学东 梁勇 郝杰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XA)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HF)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9例老年PHF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采用等概率随机化方案分为TXA组和对照组,其中TXA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1 g TXA,对照组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骨折Neer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等围术期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总失血量(TBL)、显性失血量(VBL)、隐性失血量(HBL)、术中失血量(IBL)、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输血率比较两组失血情况。 结果 TXA组和对照组各纳入47例和42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两组手术时间和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TXA 组住院时间为(7. 4±2. 5)d,较对照组的(10. 9±3. 1)d 明显缩短(P<0. 05)。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两组ASES 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肩关节RO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TXA 组TBL为(341. 1±31. 2)ml,VBL为(198. 7±20. 2)ml,HBL为(142. 5±23. 8)ml,术后引流量为(38. 9±12. 9)ml,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5. 6±3. 2)h;对照组TBL 为(643. 7±42. 4)ml,VBL 为(223. 1±28. 6)ml,HBL 为(420. 6±31. 8)ml,术后引流量为(58. 9±16. 9)ml,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7. 3±5. 3)h(P<0. 05或0. 01)。两组IBL和输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 结论 对于老年PHF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静脉滴注TXA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DVT发生率,且不影响肩关节功能;同时,TXA可有效减少TBL、VBL、HBL,进一步降低术后引流量,提早拔除引流管,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2 Vol. 38 (8): 728-73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07KB] ( 464 )
734 李洪涛 刘军 赵杰 王琦 霍达 王志强 任昆明 朱温帅 孙学成
矢量和概念在髋臼双柱骨折后柱螺钉置入微调时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后柱螺钉通道微调的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3~77岁[(49. 3±16. 3)岁]。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前柱采用钢板固定,后柱采用后柱拉力螺钉固定。19例术中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后柱螺钉通道(通道微调组):在后柱螺钉骨性通道内置入1枚2. 5 mm克氏针,分别透视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当单一透视面上克氏针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只需在单一方向上调整,另一方向调整的矢量为0;当2个透视面上克氏针均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计算出2个方向的不良矢量和后再进行微调。23例术中未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后柱螺钉通道(通道非微调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后柱螺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调整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根据Merle D′Aubigné‑Postel 评分评定患髋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7~71个月[(35. 7±8. 5)个月]。通道微调组后柱螺钉置入时间为(5. 1±1. 5)min,术中出血量为(798. 8±83. 9)ml,导针调整次数为(1. 8±0. 5)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2. 4±3. 2)周,显著短于或少于通道非微调组的(39. 8±12. 0)min、(1 119. 3±172. 0)ml、(5. 6±1. 6)次、(15. 6±4. 2)周(P<0. 05或0. 01)。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与术后6个月患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术后7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症状;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通道微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19),通道非微调组为30(7/23)(P>0. 05)。 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后柱螺钉通道的微调,能够迅速地将螺钉置入骨性通道内,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并加快骨折愈合。
2022 Vol. 38 (8): 734-74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73KB] ( 379 )
军事医学
741 李越 李兵仓
高原颅脑火器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
高原颅脑火器伤损伤程度重、预后差。与平原比较,高原低压、低氧、寒冷、气候干燥,子弹飞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撞击动能更大,故造成脑组织损伤更重,病死率更高。然而,目前对于高原颅脑火器伤的研究甚少。因此,笔者结合平原颅脑火器伤的特点,探讨高原颅脑火器伤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分析高原颅脑火器伤的诊治要点,为高原颅脑火器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22 Vol. 38 (8): 741-74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55KB] ( 652 )
创伤评分
747 周继红 杨傲 刘星 吴鹏飞 袁丹凤
2015版简明损伤评分主要修订内容分析
简明损伤评分(AIS)历经50多年的发展,有多个修订版本,2015年版AIS(AIS2015)是最新修订版。AIS2015独立条目达到2 006条,涉及约400个解剖结构损伤,编码内容的损伤描述更加专业化,与器官损伤评分等其他评分系统和ICD编码的兼容性更好,特别增加爆炸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等战伤条目,建立了AIS⁃ICD映射表。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为2005年版AIS(AIS2005),而最新2015版与之有差异,为了让AIS2015能够被广泛了解和推广,笔者就AIS2015的设计原则、主要修订内容、编码规则和特点加以分析介绍。
2022 Vol. 38 (8): 747-74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47KB] ( 1622 )
综述
750 张轩 赵文博 唐康来 陶旭
腓骨肌腱滑脱症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研究进展
腓骨肌腱对于维持后足力线、稳定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对抗踝关节内翻损伤时的主要肌腱,它在维持外踝稳定方面有重要意义。腓骨肌腱滑脱症虽发病率不高,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极易漏诊,进而致使外踝疼痛、不稳及患足外翻无力。其诊断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腓骨肌腱滑脱症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有腓骨肌腱上支持带修复术、腓骨肌腱上支持带加强术、腓骨肌腱骨阻挡术、腓骨肌腱沟槽加深术和腓骨肌腱再排列术。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面目前还存在争议,且国内外无针对腓骨肌腱滑脱症的康复指南,术后康复一般都是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进行。笔者复习相关文献,从腓骨肌腱解剖特点、损伤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及康复等方面对腓骨肌腱滑脱症的诊治和康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腓骨肌腱滑脱症的准确、有效诊治及康复提供参考。
2022 Vol. 38 (8): 750-75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554KB] ( 1840 )
760 雷凯 刘力铭 熊然 杨鹏飞 左席珍 罗江明 郭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智能精准辅助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而良好的对位对线、软组织平衡、假体匹配是TKA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实现更精准的对位对线、更完美的软组织平衡和更优越的假体匹配,进而获得更长的假体寿命、更好的术后功能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计算机辅助导航(CAN)、个性化截骨工具(PSI)、手术机器人、微型传感器、个性化定制假体(CI)和个性化3D术前规划技术等智能精准辅助技术应运而生并被寄予厚望。笔者主要从对位对线、临床疗效、成本分析等方面对上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TKA智能精准辅助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2 Vol. 38 (8): 760-76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492KB] ( 743 )
  编辑部公告
更多...  
  相关下载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京ICP备07035254号-18
版权所 ©
电话:023-6881865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