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浓度对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加重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苏州市六所医院ICU收治的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发生早期AKI的3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符合AKI分层诊断标准(RIFLE)并于伤后72 h内发生],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0~50岁[(37.1±7.4)岁]。烧伤面积为75%~100%总体表面积(TBSA)[(95.5±4.3)%TBS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7~20分[(13.0±2.7)分]。根据患者伤后1周内肾损伤进展情况,将其分为加重组(15例)和未加重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白蛋白浓度等一般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伤后1周内的治疗干预及30 d病死率情况。对两组患者伤后首次及伤后24,48,72 h的血乳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肌酸激酶浓度等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绘制早期AKI患者伤后首次血乳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肌酸激酶浓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AKI加重的预测效果。
结果
加重组患者入ICU时的血浆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未加重组(P<0.05)。两组患者在入ICU时的白细胞、血小板浓度和伤后1周内应用肾毒性抗生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烧伤发生24,48 h后血乳酸浓度与伤后首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发生72 h后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伤后首次血乳酸浓度(P<0.05)。未加重组烧伤发生24,48,72 h后的血乳酸浓度与伤后首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伤后首次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未加重组(P<0.05)。烧伤24,48,72 h后,加重组血乳酸浓度与未加重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组患者伤后首次血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未加重组(P<0.05),其伤后首次血肌酐和血肌酸激酶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发生24,48,72 h后,加重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加重组(P<0.05),两组患者血肌酸激酶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AKI患者伤后首次血乳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肌酸激酶值的ROC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872(95%CI 0.703~1.000, P<0.05)、0.722(95%CI 0.477~0.967, P>0.05)、0.411(95%CI 0.143~0.679, P>0.05)和0.656(95%CI 0.400~0.911, P>0.05)。伤后首次血乳酸浓度的最佳阈值为3.5 mmol/L,其对早期AKI加重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2.7%。加重组30 d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加重组(P<0.05)。
结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伤后首次血乳酸浓度升高是AKI加重的早期预测指标,其早期预测价值优于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肌酸激酶等常规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