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45岁以下青壮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恶性颅内高压所导致的脑缺血和继发性脑损伤等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重型TBI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效控制颅高压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目前,尚无治疗颅内高压的有效药物,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建议将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作为重型TBI患者出现难治性颅高压时的二级治疗措施[2].DC术疗效显著,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Honeybul和Ho[3]研究发现,55.5%的患者在DC术后会出现并发症,而创伤性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C术会增加PTH的风险[4-6].笔者针对重型TBI患者行DC术与并发症PTH之间的关系,以及DC术对PTH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
出版日期: 2016-10-09
|
[1] |
周炎 李亚明 明江华 刘世清 陈庆 马永刚 胡戈亮 邓明 廖琦 陈忠辉 汪喆 彭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双缓冲诊疗模式处理骨科急症的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193-196. |
[2] |
毕娜 付小洁 高远 龚竹云 董艳芬 窦娜 苏晓静 朱宗红 周静 张晓玲 程凌燕 杨玉凤 肖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护理建议[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197-201. |
[3] |
吕红芝 崔怡 王娟 李栋正 朱燕宾 尹英超 张英泽. 石家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骨科住院患者骨折部位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02-206. |
[4] |
陈小华 许泽翔 王海若 黄智凤 马会旭 李凑 隆晓涛 丁永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管理及效果评价[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07-211. |
[5] |
贺宝荣. 重视急性症状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12-215. |
[6] |
张展榕 陈雪 叶鹏 周启荣 季胤俊 哈米 苏佳灿 纪方 牛云飞. He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16-221. |
[7] |
游小军 路考生 韩月起 宋向青 李杰 曲巧格. 锁定钢板结合自体大块髂骨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22-227. |
[8] |
王华松 杨晨曦 吴刚 刘曦明 丰瑞兵 庞炯宇. 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28-232. |
[9] |
李正云 范远俊 陈增刚. 优化康复流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33-239. |
[10] |
郑博隆 袁雷红 杨小彬 孔令擘 杨利学 郝定均 郭华 贺宝荣. 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治疗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40-245. |
[11] |
于滢 张军卫 唐和虎 白金柱 吕振 刘舒佳 洪毅. 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伴脊髓损伤[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46-250. |
[12] |
费晨 王鹏飞 张斌飞 魏巍 屈霜威 杨琨 李智 庄岩 张堃.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51-258. |
[13] |
陈鹏飞 梁珣 宿玉玺 蔡文全 南国新. 梯形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59-261. |
[14] |
龙锐 陈智 费军.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对创伤性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62-268. |
[15] |
史宸硕 唐修俊 王达利 魏在荣 张子阳 常树森 李书俊. 跨关节顺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3): 269-27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