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首 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学术影响
 
中华创伤杂志
颅脑损伤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基于局部脑氧饱和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的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韩冰莎 李娇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赵敬河 刘洋 徐梦媛 冯光

全文: PDF (1024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构建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msTBI)患者基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61例m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4例,女57例;年龄19~76岁[(53. 1±12. 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2分[(7. 0±1. 9)分]。均行rScO2和TCD监测。根据出院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的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88例)和不良预后组(mRS评分4~6分,73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rScO2监测参数和TCD监测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确定msTBI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回归方程。应用R语言绘制基于回归方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同时计算一致性指数(C指数),以衡量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性,以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和临床适用性。 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合并脑疝、入院时GCS、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入院时鹿特丹CT评分、入院时氧合指数、入院时平均动脉压)、rScO2监测参数(rScO2平均值、rScO2最大值、rScO2变异度)、TCD监测参数[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0. 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脑疝(OR=9. 28,95%CI 3. 40,25. 33,P<0. 01)、入院时鹿特丹CT评分(OR=1. 92,95%CI1. 32,2. 78,P<0. 01)、rScO2 变异度(OR=4. 66,95%CI 1. 74,12. 43,P<0. 01)、Vs(OR=0. 66,95%CI0. 61,0. 75,P<0. 01)及PI(OR=20. 07,95%CI 4. 17,16. 50,P<0. 01)是msTBI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预测因子。依据上述5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Logi[t P(/ 1-P)]=2. 23ד合并脑疝”+ 0. 65ד入院时鹿特丹CT评分”+1. 54דrScO2变异度”-0. 42דVs”+3. 00דPI”-6. 75。该预测模型对msTBI患者预后结局预测的AUC为0. 90(95%CI 0. 85,0. 95),预测概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 3%和78. 4%,约登指数为0. 65,C指数为0. 90。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模型的拟合性较好(χ²=12. 58,P>0. 05)。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5,提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结果显示,该模型在风险阈值概率范围(20%~100%)内的净收益率高于参考模型,对预测msTBI患者不良预后风险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基于rScO2与TCD监测参数(rScO2变异度、Vs、PI)联合临床多指标特征(合并脑疝、入院时鹿特丹CT评分)构建的模型对msTBI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韩冰莎 李娇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赵敬河 刘洋 徐梦媛 冯光
    
引用本文:   
韩冰莎 李娇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赵敬河 刘洋 徐梦媛 冯光. 基于局部脑氧饱和度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参数的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 40(5): 411-419.
链接本文: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10.3760/cma.j.cn501098-20231104-00282     或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Y2024/V40/I5/411
京ICP备07035254号-18
版权所 ©
电话:023-6881865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