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首 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学术影响
 
中华创伤杂志
骨与关节损伤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踝关节不稳定与距骨骨软骨损伤载荷的相关性分析
夏煜博 郭英 罗文 申震 阮自良 田苗 王涛 董玮

全文: PDF (524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 探讨踝关节不稳定与距骨骨软骨损伤(OLT)载荷的生物力学相关性。 方法 选择1名29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其右下肢,建立含有韧带、软骨的精细踝关节有限元模型。构建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模型、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比较各模型在抽屉试验、内翻应力试验和外旋应力试验的胫距关节面应力、距骨应力及距骨位移差异。 结果 在抽屉试验中,随着向前牵引力(40、60、80、100、120、140、150 N)逐渐增加,各损伤模型的胫距关节面应力、距骨应力及距骨位移均呈递增趋势。其中,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胫距关节面应力最大(32. 6 MPa),而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距骨应力最大(56. 5 MPa)。距骨位移随牵引力增加而显著升高,在150 N牵引力下,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距骨位移最大(4. 88 mm)。在内翻应力试验中,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胫距关节面应力高值主要集中于关节面后外侧及后内侧区域,而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胫距关节面应力高值则在关节面的后内侧区域。各模型的距骨应力集中于距骨颈及距骨体区域。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距骨位移最明显(8. 46 mm)。在外旋应力试验中,各模型的胫距关节面应力主要分布于后内、后外及前外侧区域。各模型的距骨应力集中于距骨颈及距骨体区域。下胫腓联合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模型的 距骨位移最大(12. 50 mm)。 结论 踝关节不稳定,特别是下胫腓联合和外侧副韧带损伤,会显著增加踝关节负荷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从而增加OLT的风险。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夏煜博 郭英 罗文 申震 阮自良 田苗 王涛 董玮
    
引用本文:   
夏煜博 郭英 罗文 申震 阮自良 田苗 王涛 董玮. 踝关节不稳定与距骨骨软骨损伤载荷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 2025, 41(2): 169-176.
链接本文: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10.3760/cma.j.cn501098-20240823-00514     或     http://manu24.magtech.com.cn/jweb_zgcszz/CN/Y2025/V41/I2/169
京ICP备07035254号-18
版权所 ©
电话:023-68818654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